本文目录一览:
- 〖壹〗、怎样防御牛的常见疾病?
- 〖贰〗 、牛口蹄疫病毒
- 〖叁〗、牛流行热症流行病学
怎样防御牛的常见疾病?
〖壹〗、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 、发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,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。症状:口腔粘膜(即内壁)、蹄部发生水泡、烂斑,严重时蹄壳脱落 。病牛体温升高时泡启搭未破裂,而水泡破裂后体温便降至常温。防治:每年应对牛进行口蹄疫病毒灭活菌免疫注射 ,免疫期为半年。
〖贰〗 、这三种常见病有效的防治方法如下: 奶牛乳房炎 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,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,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。具体使用的方法为:肩部皮下注射3次 ,每次5毫升,第1次在牛干奶时注射1针,30天后注射第2针,并于产后7两小时内再注射第3针。
〖叁〗、在擦去药浴液后 ,立即套杯挤奶,确保在乳房括约肌打开阶段有效防御细菌的入侵。脱杯后立即进行后药浴,每班次挤完奶后的泡杯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。通过这六个步骤 ,可以有效防止乳房炎的发生,保护奶牛的健康与生产力。
牛口蹄疫病毒
〖壹〗、牛患了口蹄疫并康复后,仍属于亚康复状态 ,是病毒携带者,会持续排毒。经过几个月的自然排毒过程,病毒才会逐渐消失。然而 ,在新的口蹄疫疫情出现时,这些牛仍可能再次感染发病,这是显而易见的 。这和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 ,在免疫期内不会感染,但过半年免疫期后就会再次感染的原理相似。
〖贰〗、牛口蹄疫康复后一般经过14天左右且无异常临床症状可初步认为相对安全。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、热性、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。病牛在症状消失后,体内病毒并不会立刻完全清除。
〖叁〗、牛感染口蹄疫后的患病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,一般轻症牛在1 - 2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、恢复健康。如果牛自身抵抗力较强 ,感染口蹄疫病毒后,经过精心照料,没有出现并发症 ,大概一周左右,体温能恢复正常,口腔、蹄部的水疱和溃烂也会较快愈合 。
牛流行热症流行病学
牛流行热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易感动物:主要影响奶牛和黄牛 ,水牛的发病率相对较低。发病年龄:3到5岁的牛较易感染,1到2岁和6到8岁的牛次之,犊牛和9岁以上的成年牛较少发病。小于6个月的犊牛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。
牛流行热症主要影响奶牛和黄牛 ,水牛的发病率相对较低。发病年龄分布上,3到5岁的牛较易感染,1到2岁和6到8岁的牛次之 ,而犊牛和9岁以上的成年牛较少发病。小于6个月的犊牛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。肥胖的牛往往病情更为严重,怀孕母牛的发病率略高于公牛,产奶量高的母牛感染风险较高。
分离牛流行热病毒时,以母牛血毒脑内接种为宜 ,适宜接种动物是初生乳鼠或仓鼠,进行脑内接种时,可分离出病毒。鼠化病毒还能在牛胚肾、犊肾和睾丸细胞上生长 ,并能引起牛胚肾细胞产生病理变化。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牛黄牛 、乳牛、水牛均可感染发病 。以3岁~5岁壮年牛、乳牛 、黄牛易感性。
最近比较流行的病是流行热。牛流行热(又名三日热)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。其特征为突然高热,呼吸促迫,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。感染本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~3日即恢复正常 ,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。本病病势迅猛,但死亡率低,多为良性经过 。
链霉素400万单位混合肌内注射 ,每天2次;对症状较重的病牛,可采用30%安乃近注射液30毫升退热,同时采用大剂量青霉素、链霉素并用葡萄糖生理盐水、安钠咖 、维生素B维生素C等药物静脉注射 ,每天2次。